坚持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
05月22日 《人民日报》 周人杰
背景:近日召开的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强调,“坚持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,不能当成‘低端产业’简单退出”。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,要一手抓传统产业升级,一手抓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。狠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决不能搞“一退了之”,必须优化产业政策实施方式,着力补强产业链薄弱环节,锻造新的产业竞争优势,提升传统产业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地位和竞争力。
观点摘要: 推动制造业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发展,并不等于把一些需要改造升级的传统产业当成所谓的“低端产业”简单退出。产业发展是一个动态历史进程。让传统产业向现代化转型、低端产业向高端化升级,我们要长短结合、稳扎稳打,既做好战略谋划,统筹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壮大,又落实落细各项具体部署,促进各类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;既坚持守正创新,抓住全球产业结构和布局调整过程中孕育的新机遇,开辟新领域、制胜新赛道,又坚持底线思维,保证产业体系自主可控和安全可靠,确保国民经济循环畅通。
没有产业体系的现代化,就没有经济的现代化;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,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。要继续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,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,着力营造产业发展的良好生态,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,促进工业健康发展。激发传统产业蕴藏的巨大内生动力,释放转型升级带来的巨大内需潜能,持续推动科技创新、制度创新,突破供给约束堵点、卡点、脆弱点,我们定能推动各产业有序链接、高效畅通,形成优质高效的现代化产业体系、多层次的创新体系,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坚强物质支撑。
“路让树”里有深意
05月22日 《人民日报》 李娜
背景:前不久,北京市密云区新城子镇的一棵“超高龄”古侧柏长出新叶,生机勃勃,引起广泛关注。很多人不知道,这棵古树一度遭遇生存危机:省级公路从树旁经过,加上不透气不透水的挡墙,使得古树根系伸展不开,难以吸收足够养分。为给古树充分的生存空间,当地不但拆了挡墙,还将影响它生长的公路“挪”远了。
观点摘要: 古树历经沧桑,承载着一个地方的历史记忆,兼具文化价值和生态价值。为古树让路,保护的不仅是一棵树,更是在传承和保护一段历史记忆。当然,“让”的代价会增加经济成本,但很多时候判断“该”与“不该”,不能仅仅用金钱作为标准来衡量。
“礼让”大自然,投入更大成本、短期看不到收益,表面看是“吃了亏”,实则算的是大账、长远账、整体账,锚定的是生态与发展共赢。比如有的地方有山有水、古木参天,将绿色资源变成发展优势,种树、养鱼、建民宿,引来八方游客;还有的地方发展循环农业,把作物秸秆加工成饲料,对废弃物进行综合利用,保护了生态环境,也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。
生活因生态而美,产业因生态而兴。要给生态留足空间,在发展中保护、在保护中发展,从服务日常生活到推进产业发展,将绿色发展理念落实到中国式现代化的每一个环节、每一处角落。这些细节里的“绿色”汇聚起来,就是百姓幸福生活的底色、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持久动能。
(华峰 辑录)